【榜書解析】
  媒體和出版界多少總還是保留著些“議程設置”的功能,這在關鍵性的時間節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7月17日是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的遺孀楊絳先生103歲生日,所以在微信上看到關於老太太的各種或新或舊的報道、述評和各種致敬,看到《我們仨》這部成書於11年前的舊書再次上榜,就不感到奇怪了。錢鐘書先生、楊絳先生那些大部頭,我們未見得都讀過,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通過文學性的隨筆集《我們仨》來完成對一個傳奇的書香門第的“致敬”,這是一種或許不乏真誠的“附庸風雅”。
  沈從文先生遲至1978年3月才從中國曆史博物館調入中國社科院歷史所,他生前與該院文學所的錢鐘書、外文所的楊絳未必有太多的直接交往,但這兩個家庭在應對癲狂政治年代的人生智慧和生命價值的自我認同的設定上有太多共同點。錢鐘書和他的家庭在與世俗社會及權力機構的關係中總體是處於退縮的狀態的,這種心態在沈從文先生身上當然表現得更為徹底。
  “沈從文”已經是很長時間的出版熱了,新近上架的張新穎所著《沈從文的後半生》相信不久後就會強勢上榜。也是在此著中,我發現一個和錢鐘書先生有關的細節:最早寫出《沈從文傳》的美國學者金介甫後來回憶,聽懂沈從文的話困難程度和同錢鐘書交談差不多,但原因正好相反:錢鐘書“總是不能自已地在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之間轉換運用”,沈從文卻是“因為他對湘西的鄉音所特具的敏感性,使其語言升華並對其絕對忠實。”
  沈先生和錢先生這一輩學者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各有各的衝擊與艱險,但他們最終憑著頑強的對歷史對未來對文學對藝術的信念,堅持了下來。當然,來自傳奇般的妻子們的精神支援也是不可忽視的。張兆和與楊絳在這個意義上,也是她們時代的知性美女,她們的忍耐與堅守,她們的美,不是奉減肥瘦身為“健美意識形態”的某些當下女性所能及的。相形之下,我們這個時代對美應該開拓出更多的理解和可能性,我們時代的女性不能僅僅停留於輕信《斷舍離》和《瘦身操》這類膚淺的審美教條上,否則,她們離張兆和與楊絳的距離還遠著呢。
  榜說:燕舞
  【本周最新上榜圖書】
  經管榜:《郎咸平說:蕭條下的希望》;
  童書榜:《我爸爸》;
  生活榜:《塑身女王鄭多燕終極S瘦身操》《跟巴黎名媛學到的事》;
  非小說榜:《我們仨》《如何成為一個妖孽》《關鍵詞》《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新版);
  學術榜:《圖說中國繪畫史》;
  小說榜:《邊城》;
  榜單整理/新京報記者 柏琳
  新京報書香榜數據由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涵芬樓書店、三聯韜奮書店、萬聖書園、開卷公司、亞馬遜網上書店、噹噹網上書店、北發圖書網等提供。  (原標題:健康的長壽者才能笑到最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d61pdgo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